設計師/廣告製作/品牌企劃/專案活動/
提供您全方位的整合策略

我是張貝妮 Nuoko
「一顆心支持著我永遠投入」
從小開始對美的事物有著極致的熱愛且不肯放棄的追求,都有著自己的定義和執著。
隨著時日,持續以感情與想像為特性,使用累積而成的審美去表示與創造對世界萬物的看法,出現表達理想的方式,更有了知識、情感、意念、夢想綜合於心理的產物。
人生中總是有些不期而遇,有些經歷很難用言語來陳述,就更深入到平面、動畫、影片等等創作。表達背後那些強烈的情感思想,反映了客觀與主觀的世界,也抒發了心裡感性的承載,也因此自由擁有的藝術空間與存活在世界上必須的往來,拿捏出可以放置自己的詮釋。
而我願意替您的目標、計劃,創造出行為、活動;情報收集、分析數據,將不同的大數據融合為一。
【良善的購物空間,讓數位貼近生活】
因著COVID-19,我是一名消費者,更是一名全心支持老闆的工作者:協助製作圖文、分析資料、深入了解情境更具傳播 力,促進老闆事業再造營利 ,創造虛實共榮的生活。
該如何趁這一次疫情危機進行轉型,或藉由0M0(Online-Merge-Offline)模式創造新商機呢?
以人為核心,從購物體驗、消費服務與管理流程虛實合一搭配數據,創造連結。
OMO特性:
- O2O模式是單向的從線上到線下,OMO模式下,線上與線下將雙向交織,互相導流
- 線上線下相互賦能,體驗相互交織。藉由線上數據分系,提供線下更清楚的消費輪廓。
- 產生去中心化行為,從中產生社交化的商業形態。消費者在場景中產生購買需求,並通過社交、推薦的方式完成交易。
- 企業主將擁有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營運和社群服務體系。部門融合(合作),服務銷售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一體系的關係,隨時隨地都能和企業主發生關係。
- OMO可以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和新消費者名單,進而商業轉型創造新商機。
中小型企業主可分為網路和實體著手,以下有五點供您進行參考:
第一點:釐清銷售和行銷兩種目的,從中找尋產品與客戶的需求缺口,若實體停滯不前,則前往數位領域進行拓張品牌曝光、聲量累積或廣告投放,若網路業績漲幅不大,則增加宅配包裝內的誘因及DM宣傳和活動玩法,要記住一點,商品都進到消費者家了,除了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外,宅配盒內更要思考如何創造第二消費價值(曝光、廣告等)。
第二點:檢視現在的競爭同業所做的項目,新業者偏重網路和實體哪一方,消費者是否有替代自家商品的行為(市場從沒飽和,只是重新分配),產業鏈中企業主屬於哪一個區塊,最怕有單沒貨,有貨卻又沒單的窘境。
第三點:實體業者要思考現階段網路的定義為何!若實體式銷售,那網路的行為建議先為品牌曝光和舊客戶喚醒及潛在客戶培養,如外送平台抽趴過高轉換成行銷曝光為第一目的,成本思維將會有所不同。
第四點:用OMO創造多種思維,1.平台思維2.傳播思維3.移動思維4.免費思維5.用戶思維6.創新思維,以下為各思維說明。
- 平台思維:結合既有的平台,進行提升服務品質和便利性,如我的商家
- 傳播思維:提升曝光率和指名度(記憶點)
- 移動思維:產生能見度,提高黏著度
- 免費思維:用數位工具,吸引客戶上門
- 用戶思維:評論累積和推廣文章建置便於搜尋和參考
- 創新思維:滿足需求,讓客戶感受到和其他競業有所不同
- 第五點:扣除關店和負債的風險考量,若進行商業轉型時,最壞的打算除了獲利變少外,就該大膽嘗試創造新商機的可能性,除了成功轉型增加獲利外,最能增加的就屬經驗值累積和潛在消費者的拓展。
企業面對經營困境不能只是口號宣示,等待政府機關主動協助也並非經營良策,最佳的經營方式是在嚴峻中找尋新營利模式,當然任何創新和突破勢必是一種改革工程,不趁疫情低谷時進行躍進,待競爭對手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,那一切都太慢了,相信OMO模式將會是企業主最佳的新商業模式方案之一。
責任編輯:陳建鈞